查看原文
其他

江西赣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2017-10-26 各科知识点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班班通平台导航:点击以下科目查看

语文

作文

数学

英语

法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

音乐

育儿

网校

1.中国小朋友的画

教学内容:

  欣赏作品中的不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的:

    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教具:多媒体、儿童作品。

课  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儿童作品。

一、组织教学

    检查课本准备情况,稳定全班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导入课题,并板书。

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这些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画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板书课题)

2、逐幅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

《手风琴》、《骑上创意脚踏车》、《大公鸡》、《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沙滩》、《吃草》、《风景》……

a\教师示范讲解欣赏方法。

b\分组讨论。

小朋友们用笔记录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你喜欢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c\全班交流。

三  巩固练习

学生讨论过程,教师辅导。

四  课堂总结

总结本次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拓展课:《外国小朋友的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儿童作品。

教学过程: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外国小朋友的画每个国家都有很多像我们在学校念低年级的同代人,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的呢?他们画了很多反映生活情趣的外国小朋友的画,外国小朋友的画请同学们仔细看,增加对外国小朋友的了解。

一、学生自由欣赏:提示,外国小朋友是怎样学习、生活的?

二、教师指导学生欣赏(逐幅领会)。

《舞蹈》(美国) 一个女孩子在灯光明亮、色彩艳丽斑澜的舞台上跳着舞,你看她的舞姿多美妙,拍动的两手成一斜线,弯曲地、不停跳动的两腿,表现了富有韵律感的身段,造型美丽极了1从她的舞姿可以看出是美国的土风舞——踏踢舞。她跳得可起劲啦,在快速的节律中,连头发都飘起来了(这时教师能舞的话,可即兴起跳),既热烈又欢快,看,她的小嘴笑得多欢,完全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这幅画的小女孩占了整个画面,作了局部的精细的刻划,突出地表现小女孩天真活泼的个性。

《中国元宵节》(新加坡) 元宵节又称灯节,在唐朝中期由唐玄宗定于正月十五日夜点起千万盏花灯,此后成为惯例,灯节便活动起来,元宵节赛灯、看灯便成为主要的内容。据资料记载,唐玄宗在先天二年元宵节于长安安福门外做了20丈高的灯轮,以华丽的绢纱丝绸和名贵的金银珠宝装饰,燃起了5万盏灯,看上去像一棵巨大的开满灯花的树,人们在其下踏歌欢乐三宵。以后灯饰不断改进,越做越精,不仅观灯,并配以烟花,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新加坡中国血统的群众很多,到了农历正月十五夜,同样按中国传统举行元宵灯节以示欢庆。这幅画以观灯的人物为主,作欢乐有趣的描绘。两个小孩子分别骑在父母的肩膀上观看美丽的花灯。画面略去灯饰的描绘,集中刻划人物的赏灯神态,从他们目不暇接的眼神,口露笑意的表情,充分表现了他们为美丽多彩的节日灯饰所陶醉,获得无比愉悦的审美享受。这是一幅很成功的人物画。

《赛车》(新加坡) 儿童都有好动的个性,体育运动竞赛的场面很能吸引儿童,作者本人定是热衷运动竞赛的,画面表现出赛场内外的真实情景,两个参加赛车的小运动员,势均力敌,前倾的身体,全力拼搏,猛蹬猛踩,争取第一。运动员画在画面的近处,“顶天立地”占据了画面绝大部分的位置,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透过运动员,看见远处看台上众多的小观众热情地鼓励他们赛出成绩,“加油、加油”之声彼起此伏,赛场上充满了紧张、热烈而又欢快的气氛。全画用红、黄、褐三种主要颜色画成,更渲染了比赛的激烈程度。

《咬苹果》(新加坡) 描绘一群小朋友在玩咬苹果比赛的游戏。用线吊着的苹果,又大又圆又晃荡不定,实在不好咬。看,三个参加游戏比赛的小朋友,仰着头,目视苹果,心情紧张而又愉快地用力咬,争取最先咬着苹果,围观的小朋友与参加游戏者同样心情紧张,有趣,从观者聚精会神的目光中,好像听到他们为参赛者的成功与失败而发出的欢叫或叹息的声音,有趣极了!这种比赛的画面,作者全是用红色黑色及少许的蓝色画成,看了这样的色彩,你会有什么感觉?[


2.我的小画箱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使用画箱中的美术工具。

2、 巧妙构思折剪画册。(教学重点)

3、 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教学难点)

4、 在制作、观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探究质疑——合作解答——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作业展示。

三、 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作业要求

运用折、剪、添画等方法制作一本小画册,注意每幅图中剪制合页处的巧妙衔接。

五、 教学注意事项

1、 在剪制小画册时,可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多刀,勿剪断。添画时候应注意在画页剪开处衔接的形与色恰倒好处。

2、 制作的示范小画册,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的绘画表现提供参考。

六、 材料准备

1、 学生:白纸多张、剪刀、颜色笔、双面胶、书

2、 教师:多媒体课件、示范画册、学生活动画册、剪刀多把、颜色笔多盒、双面胶、标题多张

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使用画箱中的美术工具。

2、 巧妙构思折剪画册。(教学重点)

3、 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教学难点)

4、 在制作、观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一、新课导入:

师:上周,老师要求你们回去画一只蝴蝶带过来。都准备好了吗?谁能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自由展示作品、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

看来,同学们的作品都很出色,能把一只蝴蝶画得如此漂亮。那么,你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呢,还有其他更好的工具吗?

二、认识各种笔和颜料。

1、彩色水笔。

2、勾线笔。

3、彩色铅笔。

4、彩色手工纸。

5、油画棒。

6、水粉颜料和工具。

7、橡皮泥。

三、画一画。(综合练习)师巡视。

请试着用线条和颜色来画一幅你喜欢的画。

四、教师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使用画箱中的美术工具。

2、 巧妙构思折剪画册。(教学重点)

3、 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教学难点)

4、 在制作、观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A、明确目标、欣赏导入

1、对比欣赏小画册,并分析其制作的特殊性。师问:被小白兔剪过后的小画册有什么变化呢?生:剪过后,小画册中的人物头和身子可以进行变化。

2、板书课题

(媒体运用:课件呈现翻动的小画册)

B、了解折法、探究质疑

1、提出问题:你认为神奇小画册是怎样制作的呢?

2、请一个学生尝试折一折。

3、运用媒体直观了解折法。

(媒体运用:在实物投影仪下呈现制作折法)

C、解决问题、教师示范

1、师生互动制作小画册。提示:剪的部位与小画册变化中的联系。

2、加深学生印象,回顾制作步骤。师:有谁记得我们刚才制作小画册的步骤呢?

(媒体运用:在实物投影仪下呈现制作步骤)

D、分组比赛、思维发散

1、思维发散。师:小画册除了画人物之外,还能画什么?生:除了人物,还可以画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

2、进行分组添画游戏。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轮流添画的游戏!游戏内容:把四本小画册分组完成。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两个同学上台添画,音乐一停,各组添画结束。

3、评析作业,解决衔接问题。板书:巧妙衔接。并通过课件强化。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各组的小画册,看看其中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呢?生:画得不饱满。生:画册上页和下页衔接不上。生:同学们的想象力不错,但你还能把它添画成什么物体呢?

4、欣赏画册,巩固知识。师:我今天带来了几个小朋友的六本小画册,不过他们的小画册都有小问题,看睡能最先发现这些问题。

生1:构图不饱满。

生2:画册是上、下页衔接不上。

生3:画册中内容缺乏变化。

师:对了,我们在制作小画册的时候,要注意构图饱满,画册上下页衔接好,添画小画册的内容时候,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媒 31 48823 31 15288 0 0 3867 0 0:00:12 0:00:03 0:00:09 3867体运用:课件呈现六本小画册,分别画着:面包、晒衣架、铅笔、房子、树、人物。)

E、教师知道、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运用折、剪、添画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画册。

2、学生作业。

3、同桌互相交换画册进行添画。

(媒体运用:课件呈现)

F、赏析评价、总结下课

1、作业自评、互评、师评。

2、教师总结下课。

(媒体运用:实物投影仪呈现。)


                    3.涂涂画画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

     2、培养绘画的兴趣;

     3、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团结合作性。

    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各种颜色、颜料的性能;

     2、画出新奇的图形,涂上鲜艳的颜色。

    教学难点:

     学生在各种不同的颜色自由大胆的涂画中,掌握色彩的涂画方法。

    教学方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

     2、培养绘画的兴趣;

     3、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团结合作性。

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各种颜色、颜料的性能;

     2、画出新奇的图形,涂上鲜艳的颜色。

教学难点:

 学生在各种不同的颜色自由大胆的涂画中,掌握色彩的涂画方法。

教学方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工具:

出示工具“今天,我们要用各种工具作画,所以先来认识一下有什么工具。”

学生观察。“颜料必须用排笔调开,可以混合配色。水杯用来洗笔。”

二、新授课

    1、欣赏

    图(1)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

    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颜色?

    学生讨论。(红、绿、黄、蓝、白等。)

    师:画面上有具体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

    图(2)学生作业

    师:这幅画中有什么图形?主要采用哪种色彩?

    学生分析。

    2、引导绘画

    1)出示白纸,剪成各种形状。

    师:请各组同学用不同颜色来给这些形状添上不同形状和花纹。

    学生尝试画。

    2)老师示范画

    A、用毛笔、排笔蘸上不同颜色。B、在画面上任意涂上颜色,注意色彩的变化。C、添加不同形状或花纹。

    3)学生动手绘画

    提问:你在绘画中有什么发现?当你用红和黄色涂在一起时有什么变化?你还发现其他变化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

2、培养绘画的兴趣;

3、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团结合作性。

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各种颜色、颜料的性能;

2、画出新奇的图形,涂上鲜艳的颜色。

教学难点:

学生在各种不同的颜色自由大胆的涂画中,掌握色彩的涂画方法。

教学方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一  学生讨论。

   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议。

二、小结

    涂画十分有趣,许多画家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就能涂画出美丽的画面,这是为什么?重在他们的画有创意,能让人产生联想。

   

                 4.图形变变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造型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难点:能根据形状进行联想,改变,但不改变数字的形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造型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难点:能根据形状进行联想,改变,但不改变数字的形状。

一、组织教学

1、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2、同学们,你们对今天的美术课有什么要求?对自己又有什么要求?

二、导入新课

1、我想请大家给我画张肖像,留个纪念,我来摆个漂亮造型。

游戏:快速的用一条线画出我的动作

1) 教师用自己形体动作模仿了“8”“7”,将学生的“一笔作品”展示与黑板上。

2) 教师邀请学生与自己一起模仿“10”,同上展示。

3) 谁也能来为大家来一个动作?(可让学生表演简单的“1”“2”等)

2、 看看我们一起请来谁?

3、 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 了解数字的历史。

1) 这些数字你认识吗?谁能读读?谁还能背背?真了不起!

2) 你对这些数字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3)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读,都这么写?

4) 介绍数字的历史:

 

2、 你喜欢它们吗?最喜欢哪个数字,为什么?

数字没有好坏之分,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日常生活中,谁都离不开它们,相信吗?

有人不信,我们来说段相声对话,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说数字,但学生不能说数字,说了就算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造型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难点:能根据形状进行联想,改变,但不改变数字的形状。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问题:

1)你们是几班?我忘记了!

2)你家住在哪里?

3)你的油画棒是几色的?

3、 我们的数字本领真大,它在数学中表示数量,1234567在英语、音乐中的读法就不同了。你会吗?

4、 以“小8”为例,说说他的变身历程。(教师边说边用橡皮泥在投影仪上展示)

小8连音乐书都没上,一气之下就跑到了繁华的城市,好热闹!他先来到华联,东西可真多!小8摇身一变,成了“8”字花瓶,顾客们争相购买;来到大街上,太阳公公笑眯眯,小8又变成了舒适的太阳镜,好高兴!小8又来到小河边,看到水中,小8又变成了小鱼等等。

这是数字们一看小8这么得意,一个一个都跑出去了,他们来到动物园,蔬菜地,水果店,建筑工地,商场中,学校里,甚至太空中……

5、 合作小组讨论:

挑一个数字变变,可以借助橡皮泥思考,动手摆摆。

6、 交流:

他们找到了象他们的东西了吗?

0:轮胎、瓢虫……

1:钉子、铅笔、胶水……

2:鸭、鹅……

3:蛇、耳朵……

4:帽子、宝塔、鱼……

5:钓钩……

6:蝌蚪、梨子……

7:椅子、镰刀……

8:蜜蜂……

9:女孩、气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造型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难点:能根据形状进行联想,改变,但不改变数字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创作:

合作小组可以集体创作“数字动物音乐会”“数字运动会”“数字水果篮”,可用橡皮泥,也可画。

二、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三、作品展示

1、 学生自由选择展示方法:故事、歌曲、数字时装秀等形式。

2、 评价:你喜欢谁的就给谁贴上“数字奖”

3、 课堂拓展:运用今天的变形本领为生活中,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车牌号码、生日、姓名等等变形。



                    5.我的名字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并尝试使用各种工具的我的名字叫乐趣;

2、了解一些画种,我的名字叫知道儿童画包括造型和上色的步骤;

3、通过自己的画笔画出较完整的一张作品,与自己的姓名有关,学会表现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并尝试使用各种工具的我的名字叫乐趣;

2、了解一些画种,我的名字叫知道儿童画包括造型和上色的步骤;

3、通过自己的画笔画出较完整的一张作品,与自己的姓名有关,学会表现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

一、 活动:介绍自己

二、 介绍课前常规

1、 美术课的各种常规工具

笔:铅笔、彩笔、蜡笔

纸:画本、画纸、彩纸

用品:剪刀、橡皮等

2、 美术课纪律

认真听课,老师讲课时不动手,老师宣布开始后尽情表现,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合作画;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多交流,画完后跟同学说说自己的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并尝试使用各种工具的我的名字叫乐趣;

2、了解一些画种,我的名字叫知道儿童画包括造型和上色的步骤;

3、通过自己的画笔画出较完整的一张作品,与自己的姓名有关,学会表现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

一、绘画创作:

1、 刚才小朋友介绍了自己,我的名字叫老师的脑袋太小,一下记不住,请小朋友用画画的形式告诉我

2、 把你们的姓名先用笔写出来,你觉得怎样写漂亮就怎样写,写大一点

3、 把自己的姓名装饰一下,我的名字叫工具各异

4、 添画其他,完善画面《我的名字牌》。

二、作品展评。

三、总结新课。



               6.太阳 星星和月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从小形成一种热爱大自然的好习惯。

2  让他们自发地感受到从小要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撕纸、贴画,并添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撕纸贴画,并添画。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从小形成一种热爱大自然的好习惯。

2  让他们自发地感受到从小要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撕纸、贴画,并添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撕纸贴画,并添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提问)大家看一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什么形状呢?(学生回答:是圆形)。

2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见到的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呢?(学生讨论)。

3大家看一看,老师画的圆是什么颜色的?(红色)那刚才我们说到了那么多圆,那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圆呢?对了,老师画的饿这个圆就是太阳。

二 讲授

1 在大家的印象中,太阳是什么样的呢?

2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大家想不想见见他们啊!引出太阳有表情。

其实太阳不只有这两种表情,大家想一想太阳还会有什么表情呢?(提问)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来。 

3 大家画的非常好,但是太阳除了有表情还有什么?对了就是光芒。那光芒

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上来为太阳加上光芒呢?

4老师这里有一个太阳的家族,这里面有各种表情各种光芒的太阳,我们

起来看看吧! 

5我们刚才讲到太阳有表情和光芒,那太阳是自己在天空中的吗?大家都说

不是,那太阳的朋友又是谁呢?他们在一起干什么?是在做游戏吗?我们怎样才能让太阳和他的朋友们每天都开心的做游戏呢?

三 学生练习

1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张其他小朋友的画。

2 要求每一个学生画一张以太阳为主题的画,要画上表情及光芒,色彩要鲜

艳。

3 评价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从小形成一种热爱大自然的好习惯。

2  让他们自发地感受到从小要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撕纸、贴画,并添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撕纸贴画,并添画。

教学过程

1、导入话题,引起孩子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个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请你们数一二三咱们把它请出来吧!

  (2)教师:月亮漂亮吗?把他贴到黑板上让它玩吧!可是月亮自己在黑板上玩多不好,咱们给他请几个好朋友吧。

  2、事范例,引起涂画兴趣。

  (1)教师拿出事先涂好的星星让学生看,并让学生说出星星的颜色。

  (2)我们让这些星星和月亮一起玩吧,小朋友认识这么多颜色,你们最喜欢什么颜色呢?

  (3)月亮嫌伙伴太少了,我们再给他请几个吧!我这里有好多星星呢,可是没涂色,请小朋友帮忙涂上好吗?

  (4)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就用什么样的颜色,把你们最好看的星星涂出来。

  3、学生涂色,教师指导。

  (1)告诉学生涂色要均匀。

  (2) 对个别不会涂的小朋友给与帮助。

4 、 活动结束:作品展示,有这么多伙伴陪他玩,月亮可真高兴呀。

  

7.小餐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中国佳肴”。 

2、 过程与方法:①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②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中国佳肴”。 

2、 过程与方法:①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②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节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活动? 

    想一想: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状和色彩怎么样? 小组互相欣赏大家从家里带来的照片,讲一讲。 

    二、欣赏课件,了解中西美食。 中西美食的比较。 找出中国美食“形与色”的特点及美食照片。  讨论中国各种美食特点:如中秋节,有月饼,表示团圆;春节有鱼表示年年有余等。

三  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食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中国佳肴”。 

2、 过程与方法:①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②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计中国美食。 

    以小组为单位,组合成一桌佳肴。 

    提示:形美的设计:佳肴及容器。色美的表达。

二 、过节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活动? 

    想一想: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状和色彩怎么样? 小组互相欣赏大家从家里带来的食品,讲一讲。

三、  学生自己画喜欢的食品。

四、  作业评析。


8.纸飞机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刀和纸张的性能。

2、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有创新。

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难点: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刀和纸张的性能。

2、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有创新。

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难点: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象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吗?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很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到了18世纪后期,是气球轻而易举的载人升入到空中,它的成功为飞机上天开辟了道路。你们知道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是由谁发明的吗?他们是英国的莱特兄弟,着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出示图片)。从此,各种各样的飞机便应酝而生,你们都知道些什么飞机呢?(学生回答)

2、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学生欣赏课件)

3、师:看了这些飞机你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课题《纸飞机》启发引导,使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二、授新课 

1、师:首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在书上有一张折飞机的步骤图,下面就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纸,照着步骤图把这架飞机折出来,看谁第一个折好(学生折飞机,请折得好的学生上前折)

2、师:飞机有好多种折法,除了书上的这种折法以外,你们能不能想出其他的折法呢?请你们再拿出一张纸来,自己重新设计一架飞机,好吗?(学生折飞机,请先折好的学生帮助未折好的)

3、飞机折好了,为了让我的飞机吸引人,我们可以怎样来装饰它们呢?请小朋友看书回答老师的问题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刀和纸张的性能。

2、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有创新。

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难点: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纸飞机作品展出。

1、自评(制作步骤及创意说明)。

2、学生互评。

3、教师评论。

二、修改。

(1)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

(2)在飞机上作画

(3)在飞机的尾部贴上丝带

(4)用剪刀剪出花纹

三、展评

到操场上去试飞。

9. 小花衣

教学目标:  

  (1)掌握图案的装饰的方法。 

  (2)能绘制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案。 

(3)通过引导学生用制作成有特色的小花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想象,有步骤的给所规定的图案(图像)进行装饰。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图案的装饰的方法。 

  (2)能绘制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案。 

(3)通过引导学生用制作成有特色的小花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想象,有步骤的给所规定的图案(图像)进行装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分部讲授新课: 

    揭示讲解图案或动物、植物的装饰方法和小花衣制作方法: 

  a、 看图形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图案,要求学生想想动物(植物)身上可以添加(制作)什么图案,如:水果中的西瓜,鱼、小鸟的身上用些什么图案,这时教师引入第二步; 

  b、想花衣

教师拿出4组空白纸衣服,确定主题——水果、鱼、向日葵、小鸟,要求学生看看、想想能先在图案上画出或添加图形做成漂亮的小花衣服。

教师提示,当我们决定画哪一组主题后,还想一想,一个要怎么样画才画的丰富、饱满?导入下一步: 

  c、 画花衣

四组同学合作进行,分工花出所需要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花衣上还可以添加其它图形、图案或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图案的装饰的方法。 

  (2)能绘制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案。 

(3)通过引导学生用制作成有特色的小花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想象,有步骤的给所规定的图案(图像)进行装饰。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多图片,展示各种形态的动物,植物、图形、图案等,使学生拼、看、想,三者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学生画图。

 大约十几分钟后,要求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导穿花衣,这时播放轻音乐,学生开始穿各组做的花衣进行展示。 

三、针对作品情况进行评比,教师可以这样说:“好,比赛结束,下面我们要评出优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师生共同评出佳作,根据每组的有点,给他们每组都发一个不同称号的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学、练结合,发现学习和美育相融,是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10.下雨了

教学目标:

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把印象中的雨天画出来。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听歌曲《雨中》这首歌曲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让学生思考回答。

雨中的自然景象:

树干摇动(风向)。

电闪雷鸣,雨滴下落。

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的行人匆匆逃避,撑起雨伞,披上雨衣。

路旁摊贩匆忙收摊。

家中的人,收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

老师指导画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

作业评析。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表现生活中的情景。

        


11.图形摆饼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获得基本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巧妙组合、色彩搭配,完成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培养、锻炼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2.通过动手拼摆、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分解构成的原理,增强设计意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自由、大胆、巧妙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组合,运用接触、覆盖、透叠、分离、等变化方法构成各个不同的基本形。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掌握基本形的构成方式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创新;“正形”与“负形”的相互转化这一平面构成形态的创造与表现的基本手段。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获得基本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巧妙组合、色彩搭配,完成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培养、锻炼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2.通过动手拼摆、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分解构成的原理,增强设计意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自由、大胆、巧妙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组合,运用接触、覆盖、透叠、分离、等变化方法构成各个不同的基本形。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掌握基本形的构成方式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创新;“正形”与“负形”的相互转化这一平面构成形态的创造与表现的基本手段。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圆形等。学生边说,老师边画出来,或用课件展示。

  让学生在彩色纸上画出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并用剪刀剪下。(提示:将各色彩纸叠在一起来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图形。)

  2.引导欣赏,拼摆游戏。

  (1)欣赏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画面图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砖等。)

  (2)基本形通过排列可以构成各种图形,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实例。(提示:各国的国旗、商标、奥运会五环标志等。)

  3.联系生活,激发创意。

  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而成,请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在回答时最好能具体说出物体的哪个部分像哪种图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顶像三角形,房门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圆形和方形组成。)

  4.传授方法,创作表现。

引导学生拼摆出两个基本形所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平面构成中基本形与基本形相遇时出现的接触、覆盖、透叠、分离、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情况。)[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构成中的“形”与“地”的关系,提供创作的建议。

  (3)鼓励学生还可以用彩色笔随意画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而成的画面,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获得基本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巧妙组合、色彩搭配,完成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培养、锻炼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2.通过动手拼摆、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分解构成的原理,增强设计意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自由、大胆、巧妙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组合,运用接触、覆盖、透叠、分离、等变化方法构成各个不同的基本形。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掌握基本形的构成方式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创新;“正形”与“负形”的相互转化这一平面构成形态的创造与表现的基本手段。

三、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谁能用七巧板拼摆一个图形?教师出示七巧板的课件并演示。学生拼摆,讨论。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9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被称为“东方魔板”……

  (简单地介绍七巧板的来历,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探究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小结:将一个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几个形状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种图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构成的这个原理。

  3.巩固新知,启发创造。

  (1)象形物品的分解构成:

  展示两幅范画(熊猫和热带鱼),让学生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及分解的次数。

  (2)抽象几何的分解构成:

  展示两幅范画(方和圆),让学生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及分解的次数。

  4.作业练习,拼摆创作。

  5.作业欣赏,评价深化。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选出代表性的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创作过程,谈构想。

  (3)小结本节课内容。


                           

12.小小钟表店

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钟表知识,懂得简单的设计方法,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美观的钟表。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参透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参透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

教学难点:了解钟表知识,懂得简单的设计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钟表实物或图片,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找找钟表的特点。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钟表知识(如中国古老的计时器具、最早的钟表等。)

发展阶段:

互动游戏“一分钟你能干什么”。教师首先作剪钟表轮廓的示范,学生看

时间;学生进行剪钟表轮廓比赛,教师要引导学生剪自己喜欢的造型,造型要求尽量简单。

制作钟表造型。学生将时针、分针配在剪好的钟面或表面上,初步完成钟表造型。

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求新求异。

强化阶段:

欣赏课本上的范作。

教师小结装饰的方法:用剪、画的方法装饰,用不同实物组合装饰等。

学生讨论:如何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进行装饰。

表现阶段:

教师讲述作业要求及创作要领。

学生自主进行设计与制作,可采用两个合作设计制作的方式。

教师巡堂辅导,对构思创意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给予帮助。

展示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自评互评。


13.包糖果

教学目标:

1、练习涂画糖纸,包扎糖果。

2、熟悉绘画工具,培养儿童动手动脑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儿童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涂画糖纸,包扎糖果。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糖果(师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师出示带来的糖果,请学生观察。

  说一说:这种糖果是什么样的?糖纸在形状和色彩花纹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包扎的?

  想一想:如果你去买糖果,你会挑什么样的?为什么?

  二、 欣赏

  共同欣赏示范作品。

  1、糖纸: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哪些图案?你觉得他设计的怎样?

  2、糖果:这些糖果是什么形状的?用到了哪些材料?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糖果?

  三、 创作

  讨论:要完成本课作业应该按怎样的次序?

  1、自己准备包一个什么样的糖果?用多大的纸?

  2、剪裁:根据自己的设想剪裁出糖纸的形状。

  3、涂画:涂上喜欢的图案和色彩。

  4、包扎:包扎出不同样式的糖果。(提示:你做出怎样的糖果才会让大家抢着来购买?)

  四、 糖果展示会:

  1、把学生的糖果集中在一起,轮流扮演买者和卖者。

  买者选出自己喜欢的糖果,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2、以“我有一颗甜甜的糖果”为题,创编小故事或小诗歌。



14.小陀螺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学习设计制作纸陀螺及能进行简单的装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纸陀螺的活动,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巧妙选用各种材料制作有创意的纸陀螺。

难点:制作时,陀螺面与陀螺轴的连接。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学习设计制作纸陀螺及能进行简单的装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纸陀螺的活动,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巧妙选用各种材料制作有创意的纸陀螺。

难点:制作时,陀螺面与陀螺轴的连接。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起学习兴趣

1、讲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室”故事

二、欣赏古今陀螺

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品真是多啊,可是熊伯伯却有个遗憾……到底是什么呢?请听:我想把我的收藏室变的更大大,想收集更多,更有创意,现代或者未来的陀螺,小朋友,你们愿意参加我的收藏行动吗?

三、揭示课题《小陀螺》

太好了,我们就一起加入熊伯伯收藏行动吧!

四、新课教学

1、教师玩陀螺

看了熊伯伯这么多美丽的陀螺,老师现在也忍不住想做做,玩玩了

(教师现场利用废旧品,边讲解边做陀螺)

你们瞧,简单的陀螺就做好了,我们来看看它能不能转起来,为什么转的这么慢这么不平稳呀?谁来当当老师,帮帮我!

小结:小棒要在陀螺旋转面的中心位置,而且洞不能太大

那么静态的与动态的陀螺有哪里不一样呢?

2、观察比较:

A 欣赏静态的陀螺,观察其外观,旋转面的颜色

B 欣赏动态的陀螺,启发、引导学生对陀螺的外观、旋转速度、平稳性、旋转面的色彩变化等进行观察和研究。

3、现在请小组讨论讨论,说说你们小组准备做怎样的陀螺,怎么做。

学生反馈,师播放课件

①剪旋转面

②装饰陀螺

③在中心点上固定小棒

五、欣赏同学作品 

六、作品创作

作业要求:

1、从陀螺的外形、图案、色彩、牢固度、转动时又快又稳等几方面思考

2、小组自由选择材料制作陀螺

指导要求:

1、教师及时发现、鼓励学生在材料使用、造型、颜色匹配等方面的新创意。

2、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老师表扬并展示构思好、有创意的作业,鼓励学生尝试用剪贴的方法,用双面胶、纸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表现,并针对性地指导

3、小组为自己的陀螺取个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学习设计制作纸陀螺及能进行简单的装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纸陀螺的活动,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巧妙选用各种材料制作有创意的纸陀螺。

难点:制作时,陀螺面与陀螺轴的连接。

一、展示评价

1、学生向熊伯伯介绍自己的作品。

真能干,把你设计的陀螺取个名字告诉熊伯伯,说说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陀螺真多,你们猜猜看,熊伯伯会喜欢哪个陀螺?为什么会喜欢?

3、学生和小熊一起玩陀螺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二、延伸活动

出示几个用纸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的陀螺并演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用多种材料制作,用多种形式、多种装饰美化陀螺的方法。

三、这节课基本上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比较合理,环节也较为清晰,学生参与度高,也比较喜欢今天的这堂课。不足之处在学生动手实践时教师巡视和关注不够,因为有的学生做的陀螺作品,很快完成后就要上讲台进行粘贴,教师就要上台进行帮忙,而有的学生是需要教师帮忙的就被忽视了。


15.开心小玩具

教学目标:

1、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玩玩、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折、剪、贴、画等动手能力,和敢想、敢说,大胆创造的意识。

2、通过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合理选材;折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纸弹簧若干,纸条2根,动物玩具,制作老鼠的零部件,CAI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胶水等。

课堂设计与反思:

一、课堂实录

(一)、巧用魔术,导入揭题。

师:变魔术小朋友们都看过,想不想看老师给你们变魔术? 

生:想。

师:变之前你们猜猜我会给你们变出什么动物?

生答。

师:看我变。(出示熊猫玩具)再猜猜还能变出什么动物?

生答。

师:再看我变。(出示老虎玩具)原来是只小老虎,它可真威风。老虎会蹦,熊猫会跳,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

生:青蛙,袋鼠,小兔子……。

师: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小动物都蹦起来,跳起来,你们想帮助它们吗?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帮助它们蹦蹦跳跳的方法。

出示课题〈〈开心小玩具〉〉

(二)学习折纸弹簧

师:今天我要考考大家,看看哪些小朋友最聪明!(出示纸弹簧)这个东西象生活中的什么?

生:弹簧。

师:又因为我们这个弹簧是用纸做的,所以我们又叫它纸弹簧。每位同学拿一个纸弹簧玩一玩,再拆开,边拆边想一想,它是怎样折的?

(学生动手玩一玩,折一折)

师:哪个小朋友会折?说说你是怎样折的?

生:(用纸条演示)用两张纸条折,轮流折。

师:学的又快又好,大家表扬他。(嘿,嘿,你真棒!)大家再试一试,看看又有哪些小朋友折成功了?折好的小朋友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再次试折)

师:折成功的小朋友奖给自己一个五角星,再当一回小老师,教一教没有折完的小朋友,比比哪组先折好。

(表扬、奖励做的好的组)

师:你们折好了纸弹簧,玩一玩,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生:彩色纸太薄了,弹不起来。

师:做纸弹簧要用稍微厚一些的纸,折纸时不要重压,重压的话,厚纸易裂,失去弹性。

师:除了用纸折,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成弹簧?

生:彩带,铁丝……。

师:现在我们休息一下,一起来学习一首新儿歌(出示CAI课件,):

〈〈弹簧宝贝〉〉

纸弹簧,是宝贝,能弹跳,会摇摆。做件弹簧小玩具,蹦蹦跳跳真可爱。

师生齐读。

师:你们想做些什么蹦蹦跳跳的玩具?

生:小青蛙,小白兔,袋鼠,小鸟……。

(三)添加制作完成

师:我想做一只老鼠玩具,已经准备好了纸弹簧和老鼠的头、四肢,谁来教我怎么做?

(学生上来演示几种不同的组合)

师:这个小老师真不错,我学会了,你们学会了吗?

师:要让纸弹簧变成玩具,我们要做些什么?

生:给弹簧加上动物的头,四肢等。

师:下面我们就来把前面做好的纸弹簧变成动物玩具,让你喜欢的小动物蹦起来、跳起来。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师:做好的弹簧玩具请挂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绳子上,再去帮助同组中还没做完的小朋友,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

(四)展评学生练习

师:做好的组在黑板上插上一面红旗。

师:大家都做完了,看一看其他同学的弹簧宝贝,有你喜欢的吗?给他贴上一个五角星,再说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有你不太喜欢的吗?同样也说说原因。

学生发表意见。

(五)游戏结束本课

师:带着我们的弹簧宝贝一起到教室外去学一学他们是怎样跳的吧!

游戏:兔跳比赛

师:这节课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哪你们都学会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不仅学会了做弹簧宝贝,还知到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它们,希望以后同学们将这些贯穿到你们的生活中去。

二、反思:

在课堂上营造亲轻松的、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让学生亲身参与美术课堂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下,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一)、把“学”的权利交给学生。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恪守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的角色意识,将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实录中教师只占用了一点时间,而是把大部分的权力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新知识,发现学习中碰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的努力找到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

(二)、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

“思考”是一切发明的源动力。培养探索精神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是把学习自主权归还给学生的有利保证。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他们各显神通,把自己的所知所想都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验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肥沃的土壤。

(三)、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

美国华盛顿国力图书馆墙上写了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实践、亲自参与是何等的重要!让学生在这种自主活动和相互交流的方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并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促使学生个体自主和谐的发展。此外,做的过程中又溶入了学生的互助学习,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美术教学更应该放飞学生的思维,不断激起创新的火花。

(四)、把协作的思想灌输给学生

未来的竞争中不但讲究个人的实力,更倡导团结、分工协作、取胜,现今的美术教学中更讲究综合性学习。协作就是综合性学习中关键的一环。合作完成纸弹簧,将学生的满足感和旺盛的求知欲化于协作中,腼腆的学生不再因为求助而感到压力。优秀的学生因为个性有了展示的方面而信心更增,协作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美术知识,学到的还有团队之间的那种水乳交融的合作精神,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新世纪的教师,除了将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营造宽松、积极的教学氛围,锻造出学生适应社会的意志品质。



16.五彩连环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奥运的知识,体会奥运精神。

2、学会制作彩环,并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制作出大奥运五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制作中的剪贴。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由五个可爱的福娃带领我们五个小组的同学一起去参观奥运村。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彩连环》这一课。

三、新授

1、看了这么多有关奥运的图片,你记住了奥运五环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吗?

生:红、黄、蓝、绿、黑。

2、示范彩环制作过程(展示平台)

师:今天,我们除了要认识五环外,还要用彩纸来制作五环。

师介绍制作工具材料。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①折纸 ②剪纸条 ③粘贴成环 ④多环连接,环环相扣,组成大环。

四、学生制作

学生分组,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剪刀,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乱扔纸屑。

1、各小组按本组的组标色制作同色的五环,可小组合作制作出大环。

2、制作较快的小组同学可到其他小组帮忙。

3、制作完成在教室中间摆放出大五环图。

五、评价游戏

1、学生分组站在各自的色环中,念儿歌。

2、进入“奥运村”参观奥运场馆模型图。

六  总结



17.贴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叶子,发现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各有不同。

    2、能大胆想象利用不同的叶子拼贴树叶画 。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组合成适宜的树叶粘贴画。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叶子,发现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各有不同。

    2、能大胆想象利用不同的叶子拼贴树叶画 。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组合成适宜的树叶粘贴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各种树叶

1、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不一,可以组成有趣的图案

2、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展示的这些叶子像什么呢?”(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它们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长的,短的。

二、欣赏范画

1、你们想看吗?老师把树叶放在一起变成了一幅什么画?(金鱼)观察金鱼的身体是用什么形状组合的?(椭圆形叶子)那它的尾巴又是什么样子的叶子变出来的呢?(有点像花的叶子变出来的)

2、再让学生看看这是什么?(出示孔雀)让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原来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变出不同的图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叶子,发现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各有不同。

    2、能大胆想象利用不同的叶子拼贴树叶画 。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组合成适宜的树叶粘贴画。

一、介绍树叶粘贴的方法

 摆的时候要先想好它的位置,不要挤在一起,这样才好看!物体拼好后,再一片片地在树叶的背后均匀地抹上浆糊,贴在画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

二、创意

教师边巡视,并对个别学生适当指导,重点帮助正确地挑选树叶的形状拼图来布局画面。

三、作品欣赏。

请完成的同学把图画贴在黑板上,互相看一看,说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喜欢它?

教师可以挑出几幅好的画稍作讲评。“这几幅画呀,构图较好,画面很满,添加的装饰不多,拼的很像。(最主要的是树叶的形状找的好)

四、总结新课。

 

 

18. 红星闪闪

                      

教学目标要求:

1  了解有关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习制作小 红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五角星的制作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

    播放革命小英雄的歌曲,给教学营造出一个学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提高学习质量。

二  启发构思

    给学生讲小红军的英雄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交流讨论,绘画构思做准备。

    三  教师示范

    示范时讲究技法技巧。

    四  自主表现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想画下来,做一个红五星的道具,综合撕纸,联想,粘贴,添后画等方式。

    五  游戏体验

 “小通讯员”游戏(即往返跑),学生分组送信。

六 延伸                                                                                                                                                                                                                                                 

从特殊上讲,红五星象征胜利欢腾,给人以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相对你来说,那不代表什么。可是相对大多数人来说,代表着尊严、尊重、团结。

    

19.搓搓揉揉

教学目标:

1.通过摸、捏、闻、听、做,丰富对泥巴的感知,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2.通过听说交流,丰富对泥土的联想,建立对泥土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

3.通过玩泥巴,刺激泥塑欲望,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说说家中陶器皿,引出泥巴新课题。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利用陶与土的内在联系,导入新课。

1.将带来的器皿摆放在桌上,说说哪些是陶土做的。

2.说说陶土还能做哪些器皿。

3.引出课题:泥巴真听话。

二、摸摸揉揉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

感触体验,摸揉泥巴,体验泥巴对人皮肤的刺激。

1.摸摸揉揉泥巴,用你的感觉去体验,把你的感觉告诉同学。感觉:冰冰的,凉凉的,凉爽,很舒服,很柔软。水多了很沾手,水少了太硬……

2.班级交流对泥巴的手感,再互相说说自己的感觉。

三、用鼻子闻一闻,体会、想像泥巴散发的气味。

器官体验,逐渐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参与体验。

用鼻子闻时,一定要用心去体验。

1.闻闻泥巴,把闻到的气味告诉小朋友。

2.班级交流:你闻到了什么味?(泥土味、臭味、草根味、青草味、泥土的香味,还有稻香、菜香、果香味……)

四、亲亲泥巴,用小耳朵听一听,体会、想像泥巴在说什么?

    思维与想像体验,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

1.亲亲泥巴,缩短学生与泥巴的距离,让学生喜爱泥巴。

2.小组、班级交流:用小耳朵听听泥巴在说什么?

(1)教师引导:从泥巴与水、泥巴与陶器、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去讨论、思考和体验。

(2)小组讨论:你听见泥巴在说什么。

(3)班级交流:我听见泥巴说……

五、亲近泥巴,探究使泥巴听话的方法。

体验、探究泥巴的性能与泥塑的方法:

1.玩玩泥巴,你用哪些方法让泥巴听话,泥巴愿意做我们的好朋友,你多亲近亲近它,让它听话,看谁的办法多,先试一试再与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2.班级交流,展示让泥巴听话的方法:搓、揉、压、团、沾、捏等方法。

六、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内容,体验泥塑方法。

体验玩泥巴的乐趣:

1.三五人自由组合,商量选择内容。

2.个人独立制作泥巴小动物……

3.小组合作制作泥塑作业。

七、交流、展示、互评。

体验成功的喜悦:

1.个人或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体会……

2.展示每一个人的泥塑作品。

3.可以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评价。

                

20.童谣童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2.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课前准备

(学生)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童谣等。

(教师)配有童画的童谣课件,配有童谣的童画范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2.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

(1)学生齐唱《摇到外婆桥》的童谣。

(2)教师为此童谣示范作画。

(3)教师简单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

(5)揭题:《童谣童画》。

2.欣赏作品(课件)。

(作品一、秧歌)(1)学生朗读童谣作品

(2)看了此画后的感受,表现了那句歌词?

(3)采用了那种绘画材料?

(作品二、种莲子)(1)请一学生朗读。

(2)那些内容你认为是作者自己加进去的?

(作品三、数蛤蟆)(1)谁会唱这首童谣?

(2)画面反映了什么情景?

(作品四、荡秋千)(1)这幅画看后你认为现实吗?

(2)这幅画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3.体会童谣

学生根据教师提拱的童谣作品《猴拉车》、《数蛤蟆》、《种莲子》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分组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2.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教学过程

一.教师根据学生在欣赏讨论和表演讨论后的结论小结(课件):

(1)可以是歌词中的某一句或几句歌词。

(2)创作内容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个生活场景。

(3)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画面

二.尝试创作。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童谣作品创作。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为童谣创作童画。

(3)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三.评价作业。

(1)交流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四.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

(2)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了解其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及艺术风格等情况,熟读成诵。



复制打开网址 www.1ydt.com 下载配套的PPT课件及WORD教案

点击阅读原文看全部教学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